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基础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吴茱萸镇痛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舒抒;成利平;刘姝;银福军;况刚;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分子对接手段,预测吴茱萸镇痛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和其相应的靶基因。应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构建PPI网络,利用Meto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活性成分与镇痛作用靶点的结合能力,预测吴茱萸镇痛的主要质量标志物。结果 吴茱萸中确定的193个镇痛相关靶点涉及23个活性成分。经过拓扑分析,得到32个关键靶点(JUN、TP53、AKT1、MAPK1、RELA等)。GO和KEGG分析表明,吴茱萸中的多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协同调节参与乙型肝炎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炎性肠病通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这些结果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确定了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与关键靶点具有高亲和力。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吴茱萸镇痛的基本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预测得到的质量标志物将有助于开发吴茱萸或其活性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

    2025年02期 v.42;No.20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现代医学

  • 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孙迪;贾佩;韦小年;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104例甲亢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以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予以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糖脂代谢、炎性反应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甲状腺体积降低,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疗效确切,可改患者善甲状腺功能、血脂代谢,减小甲状腺体积,但其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还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2025年02期 v.42;No.206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比和分析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

    魏茂莲;

    目的 对比和分析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验法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19例,分别予以显微镜检验法及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法,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和分析显微镜检验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及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尿白细胞定量、白细胞脂酶、亚硝酸盐及细菌定量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尿细菌培养共计检出尿路感染患者97例,感染率达81.51%,阴性患者22例,占比达18.49%。显微镜检验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法及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阴性检出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检验法在尿白细胞定量、白细胞脂酶、亚硝酸盐及细菌定量中的阳性检出率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者联合检验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项检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验法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均较高,联合检验可进一步提高阴性检出率,有助于临床对患者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进行鉴别。

    2025年02期 v.42;No.206 15-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鹿通络颗粒改善脑瘫幼年大鼠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王涛;曹佩雪;屈相玲;林英;冯果;

    目的 观察天鹿通络颗粒对脑瘫大鼠乳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左侧颈动脉结扎联合缺氧法建立脑瘫模型。将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阳性对照,40 mg/kg)、天鹿通络颗粒治疗组(低、中、高剂量,7.5、15、30 g/kg)。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均按10 mL/kg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采用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给药28 d。末次灌胃后24 h,采用悬吊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肢体肌力;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倾斜板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躯体平衡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乳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乳鼠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鼠悬吊时间明显缩短(P<0.01);跨格次数和平衡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中MDA、NO含量显著增高(P<0.01),NSE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光密度(AOD)值明显增大,SOD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盐酸米诺环素组及天鹿通络颗粒各剂量组乳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天鹿通络颗粒可改善脑瘫模型乳鼠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抗氧化和抑制其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NSE、GFAP表达有关。

    2025年02期 v.42;No.20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SRH与传统RH分别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代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谭慧;马金枝;周艳菲;赵雪;祝莉;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与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H)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疗效区别及对尿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即传统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RH组,n=67)和NS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NSRH组,n=68),观察两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7 d的排尿情况、术前后的尿代动力学参数和术后泌尿系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NSRH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RH组(P<0.05),两组切除子宫韧带长度、切除阴道壁长度、切除淋巴结数量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RH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RH组(P<0.05);NSRH组的拔除尿管人数显著多于RH组(P<0.05),残余尿量改善效果显著优于RH组(P<0.05),平均残余尿量显著少于RH组(P<0.05),腹压排尿人数显著少于RH组(P<0.05);术后,NSRH组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平均逼尿肌压及平均尿流速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小于RH组(P<0.05);NSRH组的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RH组(P<0.05)。结论 相较于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NSRH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能快速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排尿情况良好,同时能改善术后尿代动力学,减少术后泌尿系统不良事件,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2025年02期 v.42;No.206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UPLC-Q-TOF-MS/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刺梨醇提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王艳杰;罗成;周瑞;鹿田;韩丽杰;岳朝晨;柴慧芳;

    目的 该研究旨在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探索刺梨醇提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刺梨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借助Swiss ADME数据库对这些成分的潜在基因靶点进行预测,同时通过OMIM等数据库寻找冠心病的靶点信息。通过在STRING数据库中导入冠心病和刺梨化合物共同作用的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输入关键的靶点信息,并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来验证的。结果 实验鉴定出了51种刺梨醇提物的活性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88个基因靶点。从分析中筛选出了与冠心病相关的靶点共1 294个,其中存在交集的靶点有44个。实验筛选出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血清素信号通路等,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PPI网络分析,我们发现TNF、EGFR、SRC等6个关键蛋白作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结合方式合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研究表明,通过影响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5-羟色胺信号通路,以及TNF、EGFR、SRC等关键靶点,刺梨醇提物可能对冠心病起到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42;No.20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局限性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谷清阳;何江;郭健华;康郑军;

    目的 观察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局限性前列腺癌(PCa)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局限性PCa患者,采用奇偶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取LRP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则分别给予改良全筋膜内切除、传统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两种处理方法。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疼痛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两组手术安全性。结果 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IEF-5评分、MBC、MUCP更高,而VAS评分、BC、PVR、DI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应用于PCa患者LRP可改善患者勃起功能及尿动力学,缓解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2025年02期 v.42;No.20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妇儿疾患与保健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赵敏;王树轩;樊敏;郭延秀;牛露露;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丹莪妇康煎膏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基因卡片(Genecard)数据库获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韦恩图获取交集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String网站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将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以探索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 共筛选得到丹莪妇康煎膏中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有效化学成分133个,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相关的靶基因3 816个,药物与疾病共同交集靶点71个。GO功能富集表明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腺体发育、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提示主要与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AMPK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EMT的治疗作用。

    2025年02期 v.42;No.20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中药

  • 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高元元;蔡猛;罗周;宋梓源;梅婷;冯全管;马武开;

    目的 利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核心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SymMap v2.0和TCMSP数据库对地肤子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进行筛选。从GeneCards数据地肤子-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地肤子-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得出蛋白与蛋白互作关系(PPI)网络。使用Cytoscape3.8.0分析互作关系并创建地肤子活性成分-银屑病网络图,分析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Pymol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 地肤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和异鼠李素,作用靶点315个,银屑病靶点806个,地肤子-银屑病交集靶点156个。分析PPI得出5个核心作用靶点为TP53、AKT1、STAT3、TNF和IL-6。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地肤子治疗银屑病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得出,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异鼠李素5个核心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可以很好地结合。结论 地肤子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和异鼠李素通过调控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来治疗银屑病。

    2025年02期 v.42;No.20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营养与食物链

  • 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1994—2022年中医食疗养生研究热点及趋势

    杨丽花;杨嫡;张新杭;唐昳蒙;

    目的 通过展现我国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即CiteSpace可视化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199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食疗养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22篇文献,从文献时间分布来看,2007—2015年是中医食疗养生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巅峰时期,2015年以后,发展趋势相对稳定。中医食疗养生的主体研究机构是高校,发文量最多的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形成10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去除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之后,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为人类健康、夏季、蛋白质。结论 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热点与趋势集中于中医食疗养生的中医五行、食疗方、药膳食疗以及潮汕地区的粿品等方面。

    2025年02期 v.42;No.20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凯里市2012—202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代小兰;

    目的 对凯里市2012—202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22年全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4 714例,年均发病率为237.81/10万,年均死亡率0.05/10万,发病率总体呈锯齿状上升,隔年高发,发病多呈双峰分布,高峰分别为4—6月和10—12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65.16%)和托幼儿童(31.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7∶1。城市发病率(354.12/10万高于农村(120.54/10万)(χ~2=3 557.21,P<0.01)。2012—2022年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58.25%),其次是Cox A16(23.62%)、EV71(18.41%)。聚集性感染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75.22%)和家庭(20.06%)。结论 凯里市2012—2022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锯齿状上升,隔年高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主要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极易在托幼机构和家庭发生聚集性感染,因此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病原学监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2025年02期 v.42;No.206 51-5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市售5种野菜中15种元素污染调查

    熊丽;梁健;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5种野菜中15种元素污染水平,为江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从江西省11个地市采集182份野菜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测定。结果 182份野菜中15种元素均有检出,野菜中各元素含量范围为<0.003~42.7 mg/kg。有74份样品超标,总超标率为40.7%。其中70份样品镉超标,超标率为38.5%,3份样品铅超标,超标率为1.65%;1份样品铬超标,超标率为0.55%,所有样品中砷及汞均未超标。15种元素总污染水平最高的是鱼腥草(中位值:0.963 mg/kg),其次是小根蒜(中位值:0.471 mg/kg)和荞头(中位值:0.454 mg/kg),较低的是藜蒿(中位值:0.353 mg/kg)和水芹(中位值:0.286 mg/kg)。5种野菜总超标率:藜蒿(84.1%)>鱼腥草(59.5%)>荞头(14.6%)>水芹(9.09%)>小根蒜(6.06%)。结论 我省市售5种野菜中有害元素污染普遍存在,食用市售野菜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2025年02期 v.42;No.20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分析

    周德梅;叶红兵;李杨;向红;杨莉;高静;

    目的 了解贵州省8~10岁儿童碘营养及甲状腺肿大情况,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以贵州省9个市(州)的88个县(市、区)为现场调查点,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乡镇,每乡镇抽取1所小学的40名8~10岁非寄宿学生,采集其随机1次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盐碘和尿碘含量,评价儿童碘营养状况;超声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结果 共调查贵州省8~10岁儿童17 643名,尿碘中位数为205.6μg/L,尿碘<50μg/L的比例为3.27%(577/17 643)、<100μg/L的比例为11.8%(2 083/17 643);男、女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12.6μg/L、19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80,P<0.000);8岁、9岁、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8.9μg/L、208.8μg/L、208.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360,P<0.05);盐碘中位数为27.2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超声检查5 433名儿童甲状腺容积,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为2.67 mL,甲肿率为1.51%(82/5 433),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甲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022年贵州省8~10岁儿童碘营养充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符合碘缺乏病消除标准限值;在儿童碘营养充足状态下,儿童甲状腺容积随尿碘水平的升高而增大。应重点关注儿童的碘营养水平,确保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状态。

    2025年02期 v.42;No.20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技术

  • 分析仪法与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比较

    狄向阳;冀会萍;刘倩;

    目的 比较尿碘检测的自动碘分析仪法(仪器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人工法),评价两种方法性能优劣。方法 两种方法测定尿碘,对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空白值、检出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人员和环境保护、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检测成本比较。结果 仪器法与人工法,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5;空白值分别为1.5μg/L、1.8μg/L;检出限分别为1.9μg/L、2.0μg/L;定量限分别为5.7μg/L、6.0μg/L。低、高两个浓度准确度,仪器法回收率为99.4%、98.8%;低、高两个浓度标准物质测定值相对误差,仪器法为-1.1%、-0.5%。低、高两个浓度精密度,仪器法为0.6%、0.5%。仪器法与人工法,剧毒化学品相对试验人员分别为隔离、非隔离,用量分别为0.145 mL、2.5 mL;劳动强度分别为自动化、人工;工作效率分别为高、低;检测成本分别为高、低。结论 仪器法在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空白值、检出限、定量限、准确度、精密度、人员和环境保护、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方面,优于人工法;仪器法检测成本高于人工法。

    2025年02期 v.42;No.20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薏苡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薛艳;黄表薇;岑婕;俸婷婷;

    禾本科(Gramineae)薏苡属(Coix)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为著名的药食两用农作物,前期主要开展了薏苡果实的药学研究,关于其根茎等其他部位的化学成分发现较少报道,本研究综合利用硅胶、ODS、MCI、HPLC色谱等分离手段,对薏苡根水提物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利用NMR以及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结构进行了确定。最终从薏苡根中分离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methyl-3-(4-hydroxyphenyl) propionate(1),dihydroferulic acid methyl ester(2),3-β-D-glucopyranosyl-6-methoxy-2-benzoxazolinone (3),N-trans-feruloyl tyramin (4),trans-N-p-coumaroyl tyramine (5),(2R)-2-O-β-D-glucopyranosyl-2H-1,4-benzoxazin-3(4H)-one(6),(2S)-2-O-β-D-glucopyranosyl-2H-1,4-benzoxazin-3(4H)-one(7)。其中,化合物4在100μmol/L浓度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80±3.98%。

    2025年02期 v.42;No.206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讲座

  • 关于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刘微微;王国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因缺血缺氧所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因致死率高而严重威胁患者健康。铁死亡是一种主要依赖于铁的脂质过氧化物驱动、受多种细胞代谢途径进行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本文着重针对于铁死亡对于缺血性卒中一系列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铁死亡发生机制,探究新的生物标志物,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5年02期 v.42;No.20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硒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

    麻力军;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合成硒蛋白,广泛参与体内多种维持正常细胞功能所需的生物学活动。硒在甲状腺中浓度最高,可通过参与合成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的合成直接影响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过程。多种硒蛋白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免于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损伤。而氧化应激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理论上根据硒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补硒对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应该是有益的,但目前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回顾了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了解硒在甲状腺疾病病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硒蛋白家族在抗炎、抗氧化和能量代谢调节中的多方位影响,对相关机制通路中某些位点的干预,可能会为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2025年02期 v.42;No.206 75-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汪文江;罗健菱;陈亚兰;胡成刚;滕明刚;

    艾草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深受我国传统医学和民间习俗的重视。中医认为其性温,能暖气血而温经脉,常用于虚寒性的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为温经止血要药。鉴于艾叶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持续攀升,许多地区纷纷投身于艾叶的大规模栽培。在众多产地中,湖北的蕲艾、河北的祁艾以及河南的宛艾因其卓越品质而备受推崇,被视为道地药材。然而,近年来,贵州兴义地区也开始广泛种植艾草,并且其生长态势良好。尽管如此,关于兴义地区艾叶的系统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阶段,这为未来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对艾草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兴义地区艾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2;No.20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中药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人文化探索

    杨武德;张艳;於祥;龙毅;

    “有机化学”是中药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较为抽象,过去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尤其不利于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场景下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更多的探索,以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025年02期 v.42;No.20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支架渐进原则在中医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师生合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金锋;杜颖;华维;王欢;

    随着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中医院校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课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索支架渐进原则(progressive principle of scaffolding)在中医院校ESP课程师生合作评价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本文阐述了支架渐进原则的基础,分析了当前中医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支架渐进原则的师生合作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结果显示,支架渐进原则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改善其英语语言技能。同时,该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ESP课程的授课质量。

    2025年02期 v.42;No.20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PAD模式+多元化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的应用研究

    钱佳;尹伊伊;张艳梅;杨桃梅;马四补;柏红;

    “组织学与胚胎学”在护理学(四年制)专业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启蒙课”,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该课程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相匹配、专业性与复杂性相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抽象性与难度性相关联等学习难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较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为例,对“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PAD模式结合混合教学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2025年02期 v.42;No.20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教学法在针灸推拿学专业“腧穴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罗亚非;陆莹;朱世杰;范瑞娟;李玺洋;郑锦城;和鹏飞;唐中生;

    腧穴解剖学是腧穴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学习目的是揭示腧穴实质,避免针刺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针灸治疗效果。由于人体腧穴较多,腧穴的层次结构复杂,给学生学习腧穴解剖学带来困难。为更好地学习腧穴解剖学,我们在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腧穴解剖学教学中开展了课程思政、增减腧穴解剖学教学内容,制作应用微视频、开展以PBL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和虚拟腧穴解剖、实地腧穴解剖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腧穴解剖学教学效果。

    2025年02期 v.42;No.20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