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5 02 v.42 36-4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4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4A-217); 甘肃医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GY-2022ZK013); 2021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JXCGPY2021145)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甘肃医学院;

摘要(Abstract):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丹莪妇康煎膏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基因卡片(Genecard)数据库获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韦恩图获取交集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String网站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将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以探索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 共筛选得到丹莪妇康煎膏中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有效化学成分133个,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相关的靶基因3 816个,药物与疾病共同交集靶点71个。GO功能富集表明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腺体发育、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提示主要与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AMPK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EMT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丹莪妇康煎膏;子宫内膜异位症;网络药理学
参考文献

[1] 褚达明,王丹波,李妍,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BRA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9):790-793.

[2] 朱小琳,胡晓萌,冯月男,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内异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2023,45(3):497-503.

[3] 邓颖,刘金坤,白殊同.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水蛭-香附配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2):142-146.

[4] 陈碧晖,刘奇志,柴洪佳,等.补肾活血化瘀中药三联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51-3653.

[5] 朱俊,钟丽艳.丹莪妇康煎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6,36(7):700-702.

[6] 张芮,陈守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0):120-125.

[7] 任艳,邓燕君,马焓彬,等.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草药,2020,51(18):4789-4797.

[8] 徐嘉碧,梁齐桁,郭雯雯,等.膈下逐瘀汤“异病同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21,61(36):5-10.

[9] 刘晞,钟一村.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1):52-54.

[10] 叶丽亚,吴甜.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139-141.

[11] 王金,孟祥文,陈丝梦,等.基于WGCNA联合网络药理学探究防己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4):776-787.

[12] 王珺,徐传花.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鬼箭羽-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研究[J].医学信息,2023,36(9):21-29.

[13] 王斐,朱镇华.GEO基因芯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茯苓-白术配伍治疗鼻咽癌作用机制及验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30(1):24-31.

[14] 左俊,马少林.β-谷甾醇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OL].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8.

[15] 余郭芳,田丽伟,赵晨玲,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智脑胶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J].山东科学,2023,36(1):34-40.

[16] 罗艳,林丹玫,吴茜,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4):591-596.

[17] 邱斌辉,李艳存,刘伟敬.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3):149-153.

[18] 程明慧,秦虹.AMPK在糖尿病防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1,37(9):1208-1212.

[19] 陈锋,张帆,郝二伟,等.中药多糖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2):256-266.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R285

引用信息:

[1]赵敏,王树轩,樊敏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5,42(02):36-40.

基金信息:

2024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2024A-217); 甘肃医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GY-2022ZK013); 2021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JXCGPY2021145)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