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2期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吴茱萸镇痛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舒抒;成利平;刘姝;银福军;况刚;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和分子对接手段,预测吴茱萸镇痛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和其相应的靶基因。应用String和Cytoscape分析构建PPI网络,利用Meto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活性成分与镇痛作用靶点的结合能力,预测吴茱萸镇痛的主要质量标志物。结果 吴茱萸中确定的193个镇痛相关靶点涉及23个活性成分。经过拓扑分析,得到32个关键靶点(JUN、TP53、AKT1、MAPK1、RELA等)。GO和KEGG分析表明,吴茱萸中的多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协同调节参与乙型肝炎通路,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炎性肠病通路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这些结果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确定了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与关键靶点具有高亲和力。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吴茱萸镇痛的基本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预测得到的质量标志物将有助于开发吴茱萸或其活性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
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孙迪;贾佩;韦小年;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104例甲亢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予以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予以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糖脂代谢、炎性反应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甲状腺体积降低,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疗效确切,可改患者善甲状腺功能、血脂代谢,减小甲状腺体积,但其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还可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对比和分析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测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
魏茂莲;目的 对比和分析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验法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19例,分别予以显微镜检验法及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法,以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和分析显微镜检验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及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尿白细胞定量、白细胞脂酶、亚硝酸盐及细菌定量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尿细菌培养共计检出尿路感染患者97例,感染率达81.51%,阴性患者22例,占比达18.49%。显微镜检验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验法及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者联合检验在尿路感染中阴性检出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检验法在尿白细胞定量、白细胞脂酶、亚硝酸盐及细菌定量中的阳性检出率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者联合检验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单项检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显微镜检验法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均较高,联合检验可进一步提高阴性检出率,有助于临床对患者尿液标本中的有形成分进行鉴别。
天鹿通络颗粒改善脑瘫幼年大鼠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王涛;曹佩雪;屈相玲;林英;冯果;目的 观察天鹿通络颗粒对脑瘫大鼠乳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左侧颈动脉结扎联合缺氧法建立脑瘫模型。将7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盐酸米诺环素组(阳性对照,40 mg/kg)、天鹿通络颗粒治疗组(低、中、高剂量,7.5、15、30 g/kg)。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均按10 mL/kg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采用灌胃给药,每日2次,连续给药28 d。末次灌胃后24 h,采用悬吊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肢体肌力;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倾斜板实验检测各组乳鼠的躯体平衡能力;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乳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乳鼠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鼠悬吊时间明显缩短(P<0.01);跨格次数和平衡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中MDA、NO含量显著增高(P<0.01),NSE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光密度(AOD)值明显增大,SOD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盐酸米诺环素组及天鹿通络颗粒各剂量组乳鼠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天鹿通络颗粒可改善脑瘫模型乳鼠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抗氧化和抑制其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NSE、GFAP表达有关。
NSRH与传统RH分别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代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谭慧;马金枝;周艳菲;赵雪;祝莉;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与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H)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疗效区别及对尿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即传统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RH组,n=67)和NS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NSRH组,n=68),观察两组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7 d的排尿情况、术前后的尿代动力学参数和术后泌尿系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NSRH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RH组(P<0.05),两组切除子宫韧带长度、切除阴道壁长度、切除淋巴结数量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RH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RH组(P<0.05);NSRH组的拔除尿管人数显著多于RH组(P<0.05),残余尿量改善效果显著优于RH组(P<0.05),平均残余尿量显著少于RH组(P<0.05),腹压排尿人数显著少于RH组(P<0.05);术后,NSRH组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平均逼尿肌压及平均尿流速的变化幅度均显著小于RH组(P<0.05);NSRH组的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RH组(P<0.05)。结论 相较于RH+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NSRH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能快速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排尿情况良好,同时能改善术后尿代动力学,减少术后泌尿系统不良事件,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基于UPLC-Q-TOF-MS/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刺梨醇提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王艳杰;罗成;周瑞;鹿田;韩丽杰;岳朝晨;柴慧芳;目的 该研究旨在通过UPLC-Q-TOF-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探索刺梨醇提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刺梨醇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借助Swiss ADME数据库对这些成分的潜在基因靶点进行预测,同时通过OMIM等数据库寻找冠心病的靶点信息。通过在STRING数据库中导入冠心病和刺梨化合物共同作用的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中输入关键的靶点信息,并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来验证的。结果 实验鉴定出了51种刺梨醇提物的活性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88个基因靶点。从分析中筛选出了与冠心病相关的靶点共1 294个,其中存在交集的靶点有44个。实验筛选出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血清素信号通路等,通过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PPI网络分析,我们发现TNF、EGFR、SRC等6个关键蛋白作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结合方式合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研究表明,通过影响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5-羟色胺信号通路,以及TNF、EGFR、SRC等关键靶点,刺梨醇提物可能对冠心病起到治疗作用。
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局限性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谷清阳;何江;郭健华;康郑军;目的 观察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局限性前列腺癌(PCa)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局限性PCa患者,采用奇偶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采取LRP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术中则分别给予改良全筋膜内切除、传统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两种处理方法。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疼痛情况、尿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两组手术安全性。结果 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IEF-5评分、MBC、MUCP更高,而VAS评分、BC、PVR、DI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应用于PCa患者LRP可改善患者勃起功能及尿动力学,缓解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
赵敏;王树轩;樊敏;郭延秀;牛露露;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丹莪妇康煎膏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基因卡片(Genecard)数据库获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韦恩图获取交集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String网站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将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以探索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 共筛选得到丹莪妇康煎膏中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有效化学成分133个,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相关的靶基因3 816个,药物与疾病共同交集靶点71个。GO功能富集表明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腺体发育、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提示主要与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AMPK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EMT的治疗作用。
基于系统生物学理论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高元元;蔡猛;罗周;宋梓源;梅婷;冯全管;马武开;目的 利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核心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SymMap v2.0和TCMSP数据库对地肤子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进行筛选。从GeneCards数据地肤子-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地肤子-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得出蛋白与蛋白互作关系(PPI)网络。使用Cytoscape3.8.0分析互作关系并创建地肤子活性成分-银屑病网络图,分析出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地肤子治疗银屑病的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Pymol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结果 地肤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和异鼠李素,作用靶点315个,银屑病靶点806个,地肤子-银屑病交集靶点156个。分析PPI得出5个核心作用靶点为TP53、AKT1、STAT3、TNF和IL-6。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地肤子治疗银屑病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得出,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异鼠李素5个核心成分和核心作用靶点可以很好地结合。结论 地肤子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次乌头碱、槲皮素、豆甾醇和异鼠李素通过调控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来治疗银屑病。
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1994—2022年中医食疗养生研究热点及趋势
杨丽花;杨嫡;张新杭;唐昳蒙;目的 通过展现我国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即CiteSpace可视化法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1994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食疗养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22篇文献,从文献时间分布来看,2007—2015年是中医食疗养生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巅峰时期,2015年以后,发展趋势相对稳定。中医食疗养生的主体研究机构是高校,发文量最多的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形成10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去除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之后,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为人类健康、夏季、蛋白质。结论 中医食疗养生领域的核心作者和核心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热点与趋势集中于中医食疗养生的中医五行、食疗方、药膳食疗以及潮汕地区的粿品等方面。